春城皇冠上的明珠——翠湖,位于市区中偏西北隅,五华山西麓。海拔1890米。是昆明久享盛名的风景胜地。
翠湖原是滇池的一个湖湾。东、东北依五华山、螺峰山(圆通山),南连磨盘山,西为烟波浩荡的五百里滇池。元朝初年,行云南中书省平章政事詹思丁・赛典赤主滇时,大兴水利,委水利道张立道疏挖海口河,兴修海口川字闸,调节滇池水位。滇池水位逐渐下降,今潘家湾、蒲草田一带逐步沼泽化,渐与滇池草海分离,形成湖泊,仅有一河与滇池草海相连。湖水中有泉水涌出,据史籍记载“九泉所出,汇而成湖”故有九龙池之名,湖中海菜飘香,四围蔬菜时鲜,又有菜海子之称,因岸柳碧翠,湖水湛兰,雅称翠湖。
明洪武十五年(1382)沐英改拓云南府城时,湖与五华山、螺峰山一并圈入城内。沐氏效仿西汉周亚夫之举的九龙池畔屯戎,湖岸广植垂柳,俗称“柳营”,饮抹战马于连通草海的河道畔,其地故有洗马河之名。明弘治十二年(1499),云南巡抚右副都御史李士实、陈金相迁建云南府贡院于湖北高阜之上(即今云南大学址)。明永历元年(清顺治四年,1647年)大西军孙可望、李定国、刘文秀、艾能奇四将军率领农民义军进驻昆明,建立大顺农民政权,贡院又作为艾能奇的定北王府,湖西原柳营又作刘文秀的抚南王府(后改蜀王府),又称南府,五华山就作为孙可望的平东王府,九龙池周围成为农民政权的行政中心。
明永历十年(清顺治十三年,1656年),李定国迎永历帝朱由榔入滇,昆明即成为南明王朝的最后一个皇都,时称“滇都”。
永历帝入滇,先以贡院(艾能奇定北王府)为行宫。《滇南记略》载:“将贡院腾作为行宫,制仪仗,选校尉,安顺迎帝来省,诏告中外”。后移皇宫于五华山。《滇云历年传》卷十三:“过金马山,百姓遮道相迎。既入城,以贡院为行宫,群臣朝谒,八月移驻孙可望所建王府”。
永历十三年(1659)吴三桂率清军入滇后,以五华山永历故宫为室,同时填菜海子之半建新府,即洪化府,使湖的面积进一步缩小。随着宫室王府的营建,湖即成为吴氏的皇家禁苑,吴三桂反清被平息后,云南巡抚王继文于康熙三十一年(1692)在湖中小洲建“碧漪亭”,北岸建“来爽楼”,亭台依水,楼阁掩映在翠柳碧波之间,从此开禁供人游览。
嘉庆元年(1796)春在湖心岛创建莲华禅院,同邑马儒人捐资重修碧漪亭,礼奉观音大士。同年,工部右侍郎蒋予蒲,迤南道刘珏,昆明倪琇念其“一亭之外,别无容膝”,遂捐资倡建新宇,于冬开工至次年十二月竣工,创建楼阁三楹,名“庆云”。楼上为庋藏经典,楼下祀奉观音大士金像,前殿三楹,祀奉吕祖(吕纯阳),后殿三楹,祀奉仓圣文武帝增福玄坛圣像,东厢楼耳房五间楼名“莲华”。西为碧漪亭,亭西凿放生池,又于西北面建五龙祠三楹。规模宏制,延请永丰寺僧雨庵住持,香火旺盛,游人增多。
道光十四年(1834),建海心亭放生池,称“濠上观鱼”。云贵总督、大学士阮元效仿白居易、苏东坡在杭州西湖筑苏白二堤的雅举,修拓纵贯南北的长堤,名“阮公堤”,上架三座石质拱桥,南为 “燕子桥”,中名“采莲桥”,北称“听莺桥”,将湖面一分之二。光绪十年(1884)重修莲华禅院。民国6年(1917)云南督军兼省长唐继尧又横贯东西筑一长堤,俗称“唐公堤”,与“阮公堤”交汇于湖心,将翠湖一分为四,昆明民间俗话说昆明城内有四海,即指此而言。堤东架铁桥一座(后改为石桥),名“卫东”,堤西架石拱桥,名“定西”,并于堤两端为其太夫人立贞节牌坊两座,民国9年 (1920)改修,增建水月轩,“锁翠”、“浸绿”、“亦足以”等亭阁,并由市政公所顾问赵鹤清兼任经理,正式辟为公园。
三四十年代翠湖水月轩曾被国民党昆明市党部所据,湖心亭被法国人用来开设高级旅馆,公园濒于败落。解放后,党和政府多次拨款修善园林,新辟西南岛,整修金鱼岛、竹林岛,增建九曲桥、观鱼楼、曲廊水榭、儿童游乐园、溜冰场、聂耳塑像等景点设施,园内广种西府海棠、云南山茶、西蕃莲、月季、荷花、桂花等花卉,形成四季有花,处处有景,移步换景,景景如画的水景园。公园占地 16.8公顷,陆地仅占2.8公顷,约占七分之一,古诗云:“有亭翼然,占绿水十分之一”。成为昆明著名的风景游览度假休闲地。
附:前御史邑人戴絅孙九龙池铭并序
九龙池铭并序
循五华山麓右行不一里许,有池曰: “九龙,一名翠海,音之转翠伪菜,前志谓,故明沐氏别业在焉,今不可复识矣。名区胜览,代异时移,高台已倾,楼但闻乎!来爽画桥无恙,溪犹字为锁烟,问南纪之山川,感西平之带砺,韩彭葅酉盒谁吊,苻离葅豆徐常,还输定远永明王之不复,节殉木城焦夫人之自焚,魂销金井水云乡晚。曾开思召之堂,金碧城孤仅傍承华之圃,啜其泣矣,岂不悲哉。徒观其镜影平铺,壳文半绉,波回槛曲,徘徊而亭憩碧漪,岫列窗虚逦迤而达,排青送嵌,楼台而四,面水,石周,遭翳城堞,以千寻松篁掩蔼,每值秋云乍卷,春水方生,人来钓雪之矶,客载寻烟之艇,残霞绿净,推万项之琉璃,晓日江酣,映一莶之靺鞨,占菰蒲而地迥。萝月吟霄,围菡萏以天宽,荷风送午乐知,惠子便同濠濮之游,诗和裴生早入辋川之画,于时方暇乃为之铭,辞曰:梁宫久废,沐浦仅名,今呼菜海,昔称柳营。栖凤亭荒,孕龙池古,虹涧通桥,月波翦虏。派连镇水,影倒华山,遥疑迁浦,迩在人环。佳日春秋,无不宜者,晓爱听鹂,凉看洗马。风疏柳岸,露重莲房,青菰筍嫩,红稻花香。往事闲徵,芳时肯负,馆就曹家,螺香蔗酒。